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胡小軍 通訊員吳滕鈺、肖熠)4月20日,由北京印刷學院、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等主辦的首屆畢昇文化論壇在畢昇故里——湖北省英山縣舉行。論壇圍繞中國印刷業(yè)發(fā)展現狀與路徑、畢昇制字工藝對后世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享交流。來自北京印刷學院、故宮博物院及相關省市印刷行業(yè)代表百余人參與論壇分享。
論壇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英山縣委書記鄭光文在致辭中說,畢昇是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者,1990年畢昇墓碑在英山被發(fā)現,揭開了畢昇的身世之謎,填補了沉寂千年的空白,英山也因此有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區(qū)小縣而聲名鵲起。
鄭光文說,一直以來,英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資源的挖掘和保護工作,2019年畢昇墓入選國家第八批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2年,英山縣委、縣政府決定啟動畢昇紀念園的建設,投資7100萬元,按照宋代園林仿古建筑風格,僅用8個月建成了畢昇紀念園。
英山縣委書記鄭光文致辭。通訊員 供圖
鄭光文表示,組織首屆畢昇文化論壇,邀請國內外印刷與考古文化方面的專家學者齊聚英山,賞花品茶,研究畢昇文化,商討文旅融合大計,就是要堅持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不斷深耕畢昇文化,做活畢昇旅游,深耕畢昇產業(yè),致力將“畢昇”打造成一張舉世無雙的“金字招牌”,讓享譽世界的畢昇從沉睡中醒來,決不讓歷史遺產變?yōu)闅v史遺憾。
論壇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北京印刷學院副校長、教授王關義,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員趙春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劉甲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辜居一分別作了《中國印刷業(yè)發(fā)展:現狀、問題與路徑》《畢昇法膠泥制字工藝實證研究及其對后世影響》《武英聚珍——清宮木活字印刷》《英山畢昇 杭州活版》的主題報告。
活動現場,英山縣與北京印刷學院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為“畢昇文化宣傳大使”及首批“畢昇文化論壇”專家委員會委員發(fā)放聘書。
簽訂協(xié)議。通訊員 供圖
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原北京印刷學院黨委書記高錦宏表示,北京印刷學院牢記“傳承中華印刷文明,振興新聞出版事業(yè),建設新聞出版強國”的偉大使命,將其融入到與英山縣的合作之中,充分利用畢昇文化論壇平臺,加強與英山縣的文化合作,推動雙方文化資源的共享和交流,深入探討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和當代價值,加強文化創(chuàng)新和傳承,為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sdlyjljx.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